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装修风格 > 中式装修风格

真潮流还是伪时尚:新中式园林

发布时间:2024-04-27 浏览次数:

本文首发于原创公众号 「周导讲园」。

关注我们,收获更多园林图文及音频。

真潮流还是伪时尚:新中式园林(图1)

近几年「新中式」一词在园林景观、室内装修和家具设计等领域频繁出现。尤其在房地产景观项目中,「新中式」成了热门的主题和流行的风格。一些开发建设的业主对它趋之若鹜,但又很难说清楚它的定义。许多设计师可以熟练地画出它的形式,却也很少能解释其内涵。

那么什么是新中式园林?它为什么会越来越流行?它是中国园林发展的长期趋势还是一时潮流?或甚至是伪命题?接下来就讲讲新中式园林的来源、特征以及发展。

01

首先回顾新中式园林的发展过程。

2000年前后,一些房地产项目中出现了将中国传统园林或建筑的要素、形式运用到现代空间设计中的做法。用一种简化、符号化的形式来呈现鲜明的传统趣味。如2002年成都「清华坊」将传统建筑的构架用做小区的大门。2004年北京的「运河上的院子」、「易郡」、「观唐」等将古代王府建筑的细节运用在装饰上,以中国红和琉璃黄为主色调,衬以灰砖、白墙,表达开发者所理解的贵族气息。

真潮流还是伪时尚:新中式园林(图2)
成都清华坊
真潮流还是伪时尚:新中式园林(图3)
运河上的院子

之后比较有影响的是2005年由易道公司在深圳设计的「万科第五园」,它采用江南园林的白墙灰瓦色调,突出圆洞门、漏窗等传统符号与细节,通过平面的错位创造内部转折的街巷空间,再利用墙体的局部围合,形成江南水乡的景观意象。

真潮流还是伪时尚:新中式园林(图4)
深圳万科第五园
真潮流还是伪时尚:新中式园林(图5)
深圳万科第五园平面

2010年建在拙政园边上的「苏州平门府」,不仅住宅采取了明清时期的园林建筑形式,景观环境几乎完全照搬古典园林的做法,全面模仿复制传统私园,而且在小区里也可以借景北寺塔,刻意营造一种古代士大夫宅院的氛围。

真潮流还是伪时尚:新中式园林(图6)
苏州平门府

2010年之后,这类新中式园林作品大量出现。部分在设计手法上有所突破,如诗加达景观公司设计的上海「仁恒河滨花园」,除了运用竹、钢、玻璃的多种组合,还将太湖石放置在水池边、休息平台等靠近人活动的场地上,打破了传统堆叠为主和仅作为观赏对象的做法。他们设计的苏州「仁恒双湖湾」还运用中国传统剪纸作为小区中的景观小品。2015年北京「万科庐园」将灰瓦和灰砖用作现代空间的界面材料,并把书法、石柱等传统元素穿插其中。

真潮流还是伪时尚:新中式园林(图7)
仁恒河滨花园

不止是居住区,新中式园林在新建及改造的广场、公园里也有越来越多探索性的表达。许多城市文化创意街区和商业地产,如上海新天地,南京1912步行街,成都锦里、宽窄巷子等也将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材料和做法融入现代空间形态和景观环境中。

真潮流还是伪时尚:新中式园林(图8)

02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新中式园林已逐渐形成一些模式化的手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提取传统符号用在景观小品以及墙面、地面的装饰上。最常见的是龙、虎的造型,还有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十二生肖、太极、福禄寿等图案。这种符号化的表达往往用作背景和点缀。

其次是借鉴传统场地的构成来进行现代空间的组织。如模仿中国古代城镇乡村的街区空间、道路空间、滨水空间、院落空间等尺度和做法,结合景墙、门柱、绿化来进行空间限定、引导,再补充传统园林的细节。

第三种是通过解读传统园林精神或内涵来进行创新性的表达。这种手法在设计目标上有更高的追求,或将传统的设计手法与材料纳入现代的形式,或采用现代手法与材料组合来再现传统意境。

真潮流还是伪时尚:新中式园林(图9)
郑州康桥悦蓉园
真潮流还是伪时尚:新中式园林(图10)
杭州富阳东梓关回迁农居
真潮流还是伪时尚:新中式园林(图11)
苏州工业园区行政中心广场

在这些方法里,较为常见的是旧材新用或新旧材料混用。最基本的是把木、竹和钢、玻璃进行搭配。更进一步的是将太湖石、青砖、灰瓦、石板、卵石、砾石这些传统材料跟钢板、铝板、玻璃、混凝土制品以及新型有机材料进行各种结合。

真潮流还是伪时尚:新中式园林(图12)
李兴钢·绩溪博物馆

传统植物的应用也成为新中式园林的表达手段。尤其是形态独特、文化内涵丰富的植物,如松、竹、梅、桃、柳、银杏,以及荷花、牡丹等等,往往被强化形象或成为隐喻的符号。

真潮流还是伪时尚:新中式园林(图13)
徐州万科未来城

通过以上归纳,我们可以发现新中式园林的明确定义虽未形成,但其风格形式已越来越显著,而且形成了一些比较稳定的做法与样式。但是这样一种模式化和潮流化的发展也带来了危机,即设计师与建造者越来越追求表面形式和材料堆砌,把新中式变为时尚的包装和标签。

因此,要认识新中式园林以及判断其未来走向,就有必要把它置于中国园林整体发展的背景上来看。

03

如果把新中式园林理解为一种对传统园林的利用突破和再发展。那么早在上世纪初,中国近现代园林在受到西方影响的同时,就开始了这种尝试。

近代城市发展中,无论是外国人在中国建的租界公园、教会学校,还是中国地方政府与民众自建的公园、游园、运动场,或多或少都在造景上体现了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继承和创新。

比如上海的复兴公园除了布置大面积的法式景观,南部也设计了曲折的中式园林。上海的中山公园、虹口公园在英式风景的规划布局中也融入了不少中国元素。

还有许多近代校园,如北京的燕京大学、南京的金陵女子大学、上海的圣约翰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等,也都在设计建造中沿用、发展了中式园林的形式和符号。

真潮流还是伪时尚:新中式园林(图14)
顾家宅公园(复兴公园)荷花池
真潮流还是伪时尚:新中式园林(图15)
燕京大学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在欧美接受现代设计教育的设计师回国后,一方面用新的方式记录、保护传统园林,另一方面融汇中西理念与手法来进行创新。

代表作品是吕彦直设计的「南京中山陵」,它结合了中式的传统轴线和西式的纪念空间序列,在整体形式的隐喻与建筑环境的细节处理上充分体现对传统的借鉴与突破。当时全国各地建设的中山公园也大多将西式的功能布局与中式的风景要素结合,既呈现出紧凑、开放的空间形态,又延续了传统的山水园林意象。

真潮流还是伪时尚:新中式园林(图16)
南京中山陵

1949年解放后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城市园林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虽然开始受苏联模式的影响,但设计师们很快将中国传统园林的形式跟城市公园、开放绿地的功能结合,创造了一批美化城市空间、满足使用需求、体现中国传统韵味的作品。比如北京「陶然亭公园」、合肥「逍遥津公园」,上海「长风公园」等等。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在社会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厚积薄发的设计师们更加有意识地对传统进行深入解读和创新。

比如冯纪忠先生设计的「松江方塔园」,在延续传统的同时充分展示现代公园的开放景观与流动空间。

葛如亮先生的「习习山庄」结合地形,将地域民居样式转化为融入风景的构筑。

广东地区的设计师广泛地在宾馆庭院、风景区景点设计中采用现代的技术、材料和结构,结合岭南地域传统形式和意境进行创造,形成「新岭南风格」园林。

当时国际建筑界的现代主义大师贝聿铭先生,在回国设计北京「香山饭店」时,也在建筑色彩、形象和庭园材料及细节做法上回归传统,整体风格既「现代」又「中式」。

真潮流还是伪时尚:新中式园林(图17)
北京陶然亭公园
真潮流还是伪时尚:新中式园林(图18)
冯纪忠·松江方塔园何陋轩
真潮流还是伪时尚:新中式园林(图19)
尚廓·桂林芦笛岩水榭
真潮流还是伪时尚:新中式园林(图20)
贝聿铭·北京香山饭店

通过历史梳理,我们发现「新中式园林」可以追溯到更早的近现代时期,而且始终有一条潜在的脉络在延续着。也许这个名称近几年才传播开来,但中国园林发展史上对传统的继承以及根据需求来发展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止。

04

目前新中式园林的发展可以说处在一个「瓶颈」,针对其固化、僵化甚至庸俗化等问题,我们该如何来应对呢?有必要对新中式的两个核心字——「新」与「中」来进行辨析。

首先来说「新」。「新」相对于旧而存在,但在当代园林设计和建设的语境下,「新」并非指增加新东西和新内容,而是指对传统园林新的理解和在设计中采用新的方法,包括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最重要的是指在设计思维上突破、创「新」。冯纪忠教授在设计方塔园的时候,曾说过要「与古为新」。他的「新」就是指在尊重过去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新的视角,实现新的意蕴,达到新的高度。

再来说「中」,即「中式」或「中国式」。中国园林有不同的类型,在多样的地域环境中,经历漫长的发展而积淀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观念、要素与形式。所以这里的「中」可以被理解成是一个既系统整体,又变化多样,包容物质与精神层面的「传统中国式」。它有宏观的原则、抽象的理念,也包括具体的做法、技艺和材料。

实现真正的「中」是目前新中式园林发展最大的挑战,因为这是最容易被宽泛化、表面化、符号化的部分。许多被贴上新中式标签的园林有明显的「新」,但「中」却显得较为肤浅,甚至给人一种「不中不西、不洋不土」的感觉。

05

为了进一步说清楚「中式」,可以来比较一下邻国日本。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的工业化发展和二战失败后的重建都强调首先满足实用和大众需求,传统园林的价值曾受到怀疑和批判。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起飞,社会出现了各种现代化变革和改良运动,设计师在积极学习西方现代主义的同时意识到传统的重要性,他们觉得只有发扬日本传统才能抗争西方的主体,「东方式」或「日本式」的审美逐渐受到重视。

日本设计师思想深处一直存在儒家、佛教、神道教的影响,其作品在创新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日本味道,结合日本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所谓日本本色和气质。而且设计师们也找到了一些非常有效的表达手法,比如把传统的园林元素进行重新组合以出新意,并保持简洁、精练;或延续一些固定的复古形态和空间模式,运用象征与隐喻的手法演绎,营造具有禅味的场所精神;还有充分展示材料的自然特性,追求细节的精致完美。

日本设计师并未提出「新日式」或「新和式」之类的口号,但他们对日式美学有深入的发掘和理解。这种美学气质可以从很多现代日本园林作品中得到印证。比如建于2006年、接待过世界首脑和名人的「京都迎宾馆」,采用朴素的材料、精致的工艺和细腻的做法充分展示传统的日本之美,使小巧庭院有大气之感。还有2007年东京「中城」的开放空间,也是通过精细的施工和材料的美学特征来体现「和」的气质。

真潮流还是伪时尚:新中式园林(图21)
京都迎宾馆

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在《反建筑》这本书中,通过一个外国建筑师参观日本桂离宫的感受,总结出建筑设计不应追求造型,而是要用一种关系来协调主体与客体。他认为园林是随着时空流动而慢慢形成的人与外界之间自然而然连接起来的关系网。

平面设计师原研哉总结日式美学是由日本独特的区位和固有的文化情趣、生活习俗,再加上日本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的沉痛经历所整合起来的一种平静面对世界的姿态。

桂离宫的园林特质其实跟中国传统园林的本质完全一样,实际上中式的传统园林更注重表达人跟环境的关系,因时空流动带来的主客互动关系网更为鲜明。而且,中国的地域更为辽阔,文化延续更为漫长,在近现代化进程中的经历更为沉痛。更有可能把丰富而独有的地域文化、人类情感、社会习俗以及在全球现代化竞争中的成长经验结合起来,形成当代的「中」式园林美学内涵,并将其贯彻到设计作品中。

真潮流还是伪时尚:新中式园林(图22)
桂离宫

许多中国当代设计师已经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曾获普利兹克奖的王澍把中国传统园林的精神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中。他说要通过建筑来向世界讲述中国人对于生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他的作品大都渗透着内在的中式传统精神,比如「瓦园」将收集到的瓦片直接覆地,「宁波博物馆」把旧砖嵌入到墙体之中,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宁波滕头馆」则把传统园林的对景、框景放到建筑内部的垂直空间里。

除此之外,张永和、马清运、张雷、俞孔坚等设计师都强调人和外部环境的关联。用现代设计语言将传统园林的要素、内涵纳入现代空间体系之中。

真潮流还是伪时尚:新中式园林(图23)
王澍·宁波滕头馆
真潮流还是伪时尚:新中式园林(图24)
张永和·京兆尹餐厅

06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似乎可以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从历史的角度来理解新中式园林或景观。

新中式不仅是对传统园林资源的再利用,更是对传统园林精神的再认知,对传统园林形式的再创造。尤其在深入挖掘中国园林传统里的自然与文化内涵基础上拓展、突破。在今天全球化的背景下,设计师应融汇中外、博采众长,强化内在的批判精神,不拘泥于固有的形式与符号,而是通过持续的创新来焕发活力,共同促成在世界上代表中国的现代园林设计思想体系与操作方法。

真潮流还是伪时尚:新中式园林(图25)
贝聿铭·苏州博物馆
网站声明:本站所有资料取之于互联网,任何公司或个人参考使用本资料请自辨真伪、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m6006@vip.qq.com删除),在此特别感谢您对qxnzx.cn的支持与厚爱!

联系地址:贵州省兴义市凤凰城小区

联系电话:136-8859-7127

E-mail:563850762@qq.com

扫一扫,添加微信

Copyright © 2012-2023 顺富室内设计网 版权所有

黔ICP备19007148号-19